浙江省山区农业高效绿色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山区农业高效绿色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牵头组建,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核心协同单位,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小王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共同致力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山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升级。按照章程自愿组成,形成相对独立的非法人实体组织。中心于2019年9月24日被认定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以山地蔬菜、特色干鲜果、中药材、特色旱粮和茶叶等山区主要作物为对象,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和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政产学研互促,一二三产融合的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优良新品种培育、作物绿色高效栽培、农产品贮运与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与品牌建设等4个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难点,拓展山区农业产业链,为促进浙江省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人才和平台支撑。
中心组建了一支由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了一批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选聘了一支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技服务团队。
1.高水平人才队伍:
中心建立了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千人”、“长江学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千人”、“省151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组建了若干由高层次领军人才领衔、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解决山区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选聘了一支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平台服务队伍。中心现有成员210名,其中正高职称94人。中心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名,国家专项人才青年人才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省专项人才3名,省“151人才工程”人才28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70余人。
2.高水平创新团队和载体:
中心汇集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创新团队,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引领浙江山区农业产业科研和人才培养,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力。中心牵头单位在2017年获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ESI学科领域全球前1%学科3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4个。核心协同单位如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拥有园艺学、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果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5个。上述平台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保障。
3.高素质的管理和科技服务团队:
中心以解决山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为导向,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设置了科技创制、服务咨询、人才培养、企业培训和技术推广等6个特色服务岗,聘任岗位负责人和专职管理人员7人,全部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中心各个方向选派优秀年轻博士长期定点服务农业企业,选派青年教师联系浙江省各县市农业局,担任科技特派员,建立区域服务功能。中心牵头单位已累计向全省24个县(区)69个欠发达乡镇派驻了281人次的个人科技特派员、18个团队科技特派员和1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开展全面的科技帮扶与合作对接,发挥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创造性地完成了上级有关部门交给的工作任务。学校已连续11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39人次,获省级优秀团队科技特派员3个,2人被评为功勋科技特派员,1人被评为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